犹如一朵奔腾的浪花,在满洲里国际贸易旅游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满洲里的旅游业磅礴而激昂。五年磨一剑。如今,旅游业这个被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在祖国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的舞台上正放飞、高歌。
走过“十五”,有这样一组数字令我们自豪: 2000年,全年边境旅游进出境人数达到60.8万人次,2003年,满洲里被国家批准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满洲里的红色旅游景区,中俄秘密交通线遗址被国家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景区之一。”十五”的最后一年,全年边境旅游进出境总人数达到160.2万人次。
站在“十一五”的门槛前,回眸而望:现如今的满洲里无论是旅游创汇、旅游收入,还是旅游人数都稳居内蒙古前列。这个数字是许多人不敢相信的,但现在已经成为现实。满洲里市旅游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如今,已经形成了入境、出境和国内旅游三大市场均衡发展的格局。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建设大产业,旅游业正在成为满洲里支柱型朝阳产业。
历经五年来的风雨兼程,如今,满洲里中俄蒙三国文化交融的城市特色和独特风格,已赫然展现在世人面前:旅游景点、景区建设日益突出;旅游基础设施承载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市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口岸特色、异域风情所产生的氛围日益浓厚。这颗旅游新星日益闪耀夺目的光辉。
![]()
旅游线路——独具中俄蒙三国特色
满洲里市既有绿草如茵的千里草原,又有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的呼伦湖水;既有热情奔放的蒙古族风情,又有俄罗斯民族的异国情调;既有融合中俄两国风格、典雅别致的城市建筑和高雅的城市品位,又有雄浑、大气的淳朴民风;既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又有充满想象、创造精神的现代理念—这,是满洲里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满洲里在不断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深挖历史文化内涵,五年来,共筹措资金3亿多元,对全市旅游景点景区进行开发建设,打造出了以中俄蒙三国风情为主色调的旅游产品,为满洲里实现旅游业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4年6月26日,国门景区正式对游人开放,该工程总投资230万元,新完成绿化面积30000平方米,硬化面积20000平方米,国门景区集旅游观光购物、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国门景区主要包括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展厅、火车头广场、满洲里秘密交通站遗址、中东铁路监狱、扎赉诺尔秘密交通站遗址和二卡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满洲里市要对这些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和修缮,建设通往各景点的干线道路、支线道路、景区内道路及绿化、环保设施等。如今,《满洲里市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教育基地》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被国家列入全国百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现正在规划设计建设中的俄罗斯套娃广场和蒙古大营这两个景区将分别投入1亿元左右。这些景点景区和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更进一步增强我市旅游的吸引力。
![]()
南区百年历史的哥特式建筑满洲里市原铁路医院,建于1928年,整座建筑形体以垂直线条为主,楼内外精雕细刻,图案精美。伪满洲国时期,东楼曾为日本铁道警护团驻地,地下室为拘留室,西侧楼上为铁路工务段办公地,楼下是日本人办的小学校。1953年成为海铁分局技工学校,1962年满洲里铁路医院迁入并延续到2004年迁出。建设成了俄罗斯艺术博物馆,总投资600万元,2005年8月份正式对外开放,馆藏标本800余件,已经成为人们了解满洲里古代文明和满洲里进入新世纪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里,扎赉诺尔人头盖骨化石、猛犸象化石、鲜卑古墓群出土文物等成为边城上万年来的历史见证。一件件物品,一帧帧照片将历史的瞬间变为永恒。同时积极修复了谢拉菲姆教堂,建设了以教堂为中心,集文化、休闲、商贸为一体的欧式风格广场,将原有的中东铁路监狱陈列馆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建成了东湖旅游度假区滑雪场,位于301国道北测的达永山南麓,一期工程已投入270万元,建成长400米的托牵索道和宽50米的滑雪场地以及供电设施、蓄水系统等。
五年来,按照“不求规模,但求风格,求精求特求洋”的建设理念,由满洲里市政府、哈尔滨铁路局和俄罗斯后贝加尔铁路局共同投资1700万元兴建的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群———叶尼塞风情园已成为宾朋汇集、旅游度假、商务办公的首选场所,同时更是一处浓缩口岸历史、展示边城异国风情的重要景区;广达商业步行街是一座洋溢着浓郁欧陆风情的建筑,现已成为边城百姓购物休闲的重要场所。
五年来,在广场建设上,满洲里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讲求功能搭配,力求每个广场都独具特色。充分发挥其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功能: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迎宾广场,其中绿化面积9000平方米,安放草坪灯154盏,中心大理石圆台既可以溜旱冰也可以做舞台,每天的清晨和傍晚都有许多市民来这里娱乐健身,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坐落在市党政机关大楼南侧的满洲里市民广场总投资800万元,最引人注目的是矗立在中心的百年历史纪念碑,其造型由三根铁轨和三个半圆环相接而成,象征着满洲里联通中俄蒙三国,和平共处,共求发展;音乐喷泉广场的建成,填补了呼伦贝尔地区没有大型音乐喷泉的空白,提高了城市品位,为百姓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环境;作为全市新建的五大广场之一的世纪广场,占地面积近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广场中心建有类似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周围是音乐喷水池,下面是近千平方米的热带植物园。 另外,满洲里市把旅游概念贯穿于城市精品生产的一切领域、一切过程,融入到城市建设和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去,是满洲里打造旅游品牌的另一个手段。现在的国门、新公路口岸、互贸区,既是通关作业和生产经营场所,也是旅游场所。
2004年,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化进程加快。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颁奖晚会”、“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旅游节” 和第二届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天瑞杯”选美大赛暨第六届国际冰雪节等一系列活动。签署MXXA旅游精品路线联合开发协议,组建全区首家旅游外事综合服务大厅,获得三星级酒店评定权。满洲里西郊机场实现通航;满洲里至赤塔国际旅游列车正式开通;国门景区改造工程和达永山滑雪场投入使用;江南、北国、口岸国际大酒店等一批星级标准酒店投入运营。
五年来,满洲里市的旅游业坚持“政府主导、行业自律、市场多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精品开发、市场营销、依法规范”的方针,依托地缘优势,努力打造历史文化游、草原民俗风情游、俄罗斯异国出境游、自然生态游、冰雪文化会展游等独特旅游品牌,通过举办“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旅游节”和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区“天瑞杯”选美大赛暨国际冰雪节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全市旅游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
“十五”期间,在满洲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运作下,满洲里市整合旅游资源,重点培育满洲里—阿尔山旅游线路、红色旅游线路、航空旅游线路、中俄蒙三国跨国旅游线路、扎赉诺尔历史文化游线路,与中俄边境旅游线路相结合,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打造了满洲里—新右旗—新左旗—阿尔山特色旅游线路。在开发主干线的基础上,把培育满洲里—新右旗旅游线路作为工作重点。市旅游局多次与新右旗旅游局联系,合理编排达石莫牧户游、成吉思汗拴马桩、金海岸、思歌腾广场、巴尔虎博物馆、宝格德乌拉山祭祀、乌兰诺尔湿地等特色旅游景点,推出了满洲里—新右旗巴尔虎草原民俗一日游、两日游。
![]()
在规划开发扎赉诺尔历史文化游线路中,配合扎区文化等部门,在保护历史遗址遗迹的前提下,重点做好景点和线路的规划编制工作,整合开发猛犸象化石、小孤山古生物化石遗址,鲜卑古墓群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从而打造出来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扎赉诺尔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开发了满洲里一日游、二日游线路和红色旅游线路。一是结合红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打造一条西起国门景区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红色旅游展厅、火车头广场,市区经过中东铁路监狱陈列馆、苏联红军烈士公园、满洲里秘密交通站遗址,东至扎赉诺尔秘密交通站遗址、二卡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的红色之旅一日游线路。二是整合提升原有旅游景点,推出融合我市自然景观、口岸特色、红色旅游、三国风情为一体的一日游、二日游线路。
在整合提升俄罗斯出境旅游线路工作中,结合口岸24小时通关的实行,逐步开发后贝加尔一日游、俄罗斯民居民俗游,做好俄罗斯旅游线路的开发工作。
联系我们: 满洲里中国国际旅行社 赵经理:13304706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