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故居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初进戴笠故居,即可见到一个大堂,通常人们习惯称作正厅。正厅名“树德堂”,堂名为戴笠亲笔所题,字迹还算工整遒劲。“树德堂”正中悬挂着戴笠一生唯一拍摄的一张标准像。遗像上的戴笠模样也算不俗,浓眉大眼,相貌周正。遗像两边有章士钊题的挽联,概括应属全面公允:“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戴笠故居
戴笠故居是一组清代晚期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院落。现存建筑形制为,广亮大门一间,硬山顶合瓦过垄脊屋面,檐下施以苏式彩画,檐柱带雀替。大门两侧有八字墙,门内有照壁。西侧四扇屏门,内为一进院,有倒座房六间,院内四周有围廊,廊子带座凳栏杆。北面过厅五间,明间北出抱厦一间,两侧带耳房,东二间,西一间,门窗上均有铜包页。二进院正房五间,带前廊,左右耳房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抄手游廊连接各屋。正房内木装修有碧纱橱、花罩,均为高浮雕丹凤牡丹图案螺钿镶嵌,颇为精美。第三进院有后罩房五间。
戴笠1897年5月28日出生于今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保安村,原名戴春风。1926年戴春风考入黄埔军校六期,编在17连,从此改名戴笠。1946年3月17日,戴笠由北平乘飞机飞赴上海。中途在青岛加油时,由于上海正在下雨,遂改飞南京。不想飞机在江苏省江宁县板桥镇戴山因为气候恶劣,撞山失事,戴笠当场身亡,时年才49岁。
戴笠死后,蒋介石闻讯如丧考妣,大哭不止,极为哀恸。在参加戴笠的葬礼上,蒋介石又是大哭不止,亲自主祭,并送“碧血千秋”花圈。此外,蒋介石还亲自题写了一副挽联:“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绩;奇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予心。”
凡是参观过戴笠故居的人,都会有一个深刻印象———果然是中国最大特务头子的住宅,其间暗藏着太多太多的机关。人在其中行走,如果没有熟悉房间的人引路,极容易迷失方向。每个房间之间,房门特别低矮,房门上都设有一个暗格,如出现意外情况,特务可以随手从暗格里取得武器。上得二楼,除了常人看得见的楼梯外,另外还秘密设有一个常人看不见的暗梯。这个暗梯隐藏得非常巧妙,知道的人也极少。平时没有情况时,戴笠在房中接待客人,特务就隐藏在暗梯中悄悄观察,暗中保卫戴笠,而客人却一点也不知情。一旦遇有险情,特务就会掩护戴笠利用这条暗道从二楼跑下一楼,再溜出大门逃跑。
戴笠故居
在二楼,在戴笠母亲的住房里,有一面奇特的化妆镜。乡亲们都知道戴笠是一个大孝子,对母亲非常孝顺。他特意从国外进口了这面昂贵的化妆镜,母亲在梳头打扮时,无论从什么角度照镜子,人像都不会变形。它同时还可以利用特殊的反光用于暗中对整个房间的观察。另外,在住宅的一楼,窗户有意安装不多,便于隐蔽;在二楼,每个房间却安装了很多窗户,而且从窗户里除了可以四处望,还可以直接观察到远处唯一一条可以通向保安村的大道,大道一有异常,戴笠就会赢得时间,从容从小路逃跑。在戴笠故居的院子里,我们看见一株挺拔伟岸的高大金钱松。这株金钱松是曾任中美技术合作所副所长的美军中校梅乐斯从美国带来的,梅乐斯到戴笠的老家作客时,亲手种下送给戴笠做礼物的。本来,梅乐斯送的是两株金钱松,与戴笠各人种一株,象征中美两国的友谊。不想,在后来的日子里,金钱松不知何故死了一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