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间房村————日俄列强在此惨烈厮杀!(辽宁风情小镇巡礼第58期)
2012-4-11 14:59:15
访问量:2924122
一座村庄称谓的更改,源于一场残酷的战争,这场战争曾对中国近代史的走向产生过深远影响,村庄如今的称谓可视为世纪鏖战的时代缩影,这场战争名为“日俄战争”,这座村庄则是位于旅顺东鸡冠山北麓山脚下的五间房村。
吴家房屯毁于战火改名五间房村
“五间房村”位于旅顺东鸡冠山北麓山下,原名吴家房屯,因最初有一吴姓人家在此落户而得名。日俄战争前,吴家房屯有17户人家,80多间房屋。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军为防止日军将房屋或庄稼作为掩体,在旅顺东起白银山,北至吴家房屯、三八里、水师营,南至鸦户嘴,西至羊头洼长达30余公里的防线内外,将所有村庄炸平,庄稼砍尽。
旅顺东鸡冠山北堡垒是沙俄东部陆防线的重点,在日军对旅顺的多次总攻中,北堡垒都是重点攻击目标。东鸡冠山北面的吴家房屯地形较平坦,射界开阔,可以构成严密的交叉火力网。居住在此地的单举业老人说:“‘老俄’跟日本鬼子开战那年,地里的庄稼长得特别好,可是老俄怕打仗‘碍事’,把未成熟的庄稼都砍了,谷子都喂马了。”房屋被毁,庄稼被砍,旅顺众多百姓无家可归,露宿街头或流落他乡。
在日俄两国的霸权争夺战中,旅顺地区的工厂、房屋多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东鸡冠山下的吴家房屯在日俄列强的拉锯战中化为一片废墟,仅剩下五间残墙断壁,日俄战争结束后,吴家房屯改名为“五间房村”。
清军曾驻防东鸡冠山
旅顺五间房村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山村,但村庄附近的东鸡冠山却远近闻名,东鸡冠山不仅旅顺著风景区,还是当年日俄战争旅顺要塞攻防战的主战场之一。106年前,俄日两大帝国主义列强为瓜分中国,争夺在华利益大打出手,东鸡冠山一带顿时掀起血雨腥风!
东鸡冠山海拔不高,早先人们大多选择徒步前行,如今交通便利,基本乘车而上。通往山顶的盘山公路两侧松柏相间,满目苍翠,喜鹊忽而飞过枝头,忽而落地跳跃,林中深处不时传来杜鹃的啼鸣,有时还能看到山鸡一闪而过的漂亮身影,尤其是母山鸡呵护一群小山鸡蹒跚“横穿马路”的情景令人忍俊不禁。春、夏、秋三季,鸡冠山花开花落,美景变幻,山桃花、山杏花、樱花、槐花、木槿花等各色花朵竞相开发,将东鸡冠山装点得绚丽夺目…… 但登临东鸡冠山山顶,触目所见的却是弹痕累累的炮台、堡垒、和废弃的战壕,谁能想到,如此美丽的地方,100多年前竟是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
东鸡冠山炮台,这座在俄罗斯作家斯捷潘诺夫的《旅顺口》小说中被称之为2号炮台的地方,早先是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清军的简易土木工事。在甲午战争中,清军不敌进犯日军,炮台失守失掉东鸡冠山。
东鸡冠山堡垒是俄日恐怖杀戮地
1898年,侵入东北的沙俄出于长期占领的需要,开始在旅顺口城区周围10公里的防线上构筑防御工事,东鸡冠山作为东部陆防线的要地,防御工事可谓重中之重。沙俄维利奇科上校特别设计了攻防兼备的永久性工事——东鸡冠山北堡垒。
东鸡冠山北堡垒全长496米,面积9900平方米,外壕长4000余米,呈五边形半地穴式。整个堡垒没用一根钢筋,完全用混凝土浇注而成,墙面厚度竟达0.9米,顶部覆盖两米多厚的沙袋和泥土,足以抗击230米毫米大口径炮弹的轰击。堡垒由大门、军官室、兵舍、弹药库、电话室、侧防暗堡、外沿坑道、护垒壕、梯形井、暗道、炮阵地、机枪阵地、伙房兼包扎所、暗堡、堡垒后院、木吊桥、散兵壕等设施构成。沙俄东西伯利亚军区陆军第7师25团第5加强连在此驻守,并配备火炮30余门,马克沁重机枪四挺,驻守兵力300余人,首任堡垒司令是陆军大尉列扎诺夫,后来有3名中尉以上军衔的军官先后担任防守司令,最后一任为克瓦茨上尉。
东鸡冠山堡垒的射击孔内大外小,这是设计者的精心设计,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射击孔的隐蔽性,使敌方难以察觉。堡垒前沿的护垒壕是接近堡垒的最后一道屏障,当敌人进入护垒壕时,即使发现射击孔也为时已晚,乌黑的枪口几乎就在眼前,俄军用这种有如“关门打狗”的特殊防守方法使攻击日军遭受了沉重打击。
建筑东鸡冠山北堡垒所用水泥都是从俄罗斯圣彼得堡远道航运过来的,用木桶盛装,每桶重150公斤,当时中国没有水泥生产,“洋灰”一词就是从这个时候叫开的。
为修建这座堡垒,上千名华工杯沙俄当局逼迫背井离乡露宿山头日夜劳作,历时四年之久才建成这座现代化的防御堡垒。1904年6月堡垒建成后,沙俄当局为防泄密,竟残忍地将这些华工骗至“波罗”号舰船,随后将船开出旅顺口外炸沉,千名无辜冤魂就这样永远沉入万丈深渊。
日俄战争期间,东鸡冠山北堡垒是日俄两军争夺拼杀的重要战场之一,俄军严防死守,日军志在必夺。
1904年8月11日,日军对俄军旅顺要塞防线展开全线攻击,第11师团主攻东鸡冠山一线。由于东鸡冠山北堡垒在设计上能抗击230毫米口径炮弹的轰击,日军的炮击难以奏效。而冲锋兵力在俄军护垒壕前沿被大量射杀,日军伤亡惨重。为了救护死伤在护垒壕内的日军士兵,督战的军官们让每个士兵都带上长长的铁钩,脚腕上都系上绳索,以便在伤亡时可以用铁钩套上绳索将死伤者拖出,可见当时战况的激烈和残酷程度。
1904年8月19日,日军猛烈轰击俄军陆上防线,东鸡冠山北堡垒受到局部破坏。8月21日黎明,日军再次偷袭北堡垒,没想到刚摸上山半坡就被俄军击溃,冲上外部护垒壕的部分日军,也被堡垒内的俄军射杀。
日军见正面攻击难以奏效,遂采用挖掘地道逼进堡垒实施爆破的战术。俄军发觉了日军的企图,索性将计就计来个反爆破作业,自上而下迂回接近正在挖掘坑道的日军,近百名日军被炸死炸伤。日俄两军你来我往,战斗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这期间,日军对堡垒进行了4次爆破,但收效甚微。11月14日,当俄军再次进行反爆破时,尽管破坏了日军已挖至前沿阵地的坑道,却暴露了俄军自己的反爆破墙、反爆破坑道及堡垒入口,日军的进攻变本加厉。
12月15日,日军突发异想在坑道内点燃油毡,大量的窒息性毒气向俄军坑道蔓延,迫使俄军后退。日军乘机占领了俄军放弃的坑道。
旅顺要塞俄军陆防司令兼第七师师长康特拉琴柯得悉后,于当晚8时,带领助手那乌明科中校等人来到东鸡冠山北堡垒视察,在军官掩蔽部内向坚守堡垒的有功人员颁发了“圣乔治十字“勋章,并研究应付日军施放毒气的对策。日军探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开炮轰击,军官掩蔽部上方顿时硝烟弥漫,爆炸声震耳欲聋,康特拉琴柯脑浆溢出当即死亡,他的9名助手也当场毙命。
12月18日,日军鲛岛重雄中将接替身负重伤的土屋光春指挥作战。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借助俄军的坑道逼近北堡垒并投放了2.3吨炸药,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炸响,东鸡冠山北堡垒胸墙被炸开两个大洞,日军趁势发起冲锋,杀进堡垒内部。由于兵力相差悬殊,残存俄军只能弃堡而逃,随即东鸡冠山北堡垒被日军攻占。至此,历时119天的东鸡冠山北堡垒争夺战结束。不久,二龙山、望台炮台相继失陷,旅顺要塞争夺战俄军东部陆防线全线崩溃
。
日俄战争结束后,在东鸡冠山北堡垒阵亡的沙俄陆防司令康特拉琴柯的遗骸被运回俄国。沙皇将其追认为中将,并按陆军最高的殡葬仪式将他葬在圣彼得堡的一座修道院内。日本当局为炫耀所谓日军战绩及仁慈之心,在北堡垒的废墟上为康特拉琴柯竖起了一块花岗石碑,碑身用日文刻下“露国少将康特拉琴柯战死之所”,此碑与东鸡冠山北堡垒纪念碑无论在形态还是体量上均形成了鲜明对照,一块渺小猥琐,一块高大耸立。
东鸡冠山已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解放后,东鸡冠山北堡垒成为苏军和当地公安机关排解废旧炸弹的地方,很少有人来此游览。1975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五间房的历史悲剧决不容重演”第一次向国内外公开介绍了东鸡冠山北堡垒。
改革开放以后,旅顺旅游业开始振兴,当地政府投资数百万元用于东鸡冠山的战场旧址、日俄战争陈列馆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并修复和加固堡垒部分险段。1986年,以东鸡冠山北堡垒为主要景观的东鸡冠山景区成立并对国内游人开放。1988年,旅顺口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来,慕名来东鸡冠山的游客与日俱增,作为大连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鸡冠山景区每年接待游客总量约在40万以上。
在坐落于东鸡冠山的日俄战争纪念馆展厅内,陈列着日俄两军丢弃的刺刀、匕首、子弹、弹夹和各种口径的炮弹、机枪,及铁板、贴扒锯、马具、铁锨等修筑战壕军用工具和物品,还有酒瓶子以及俄军捕杀附近中国农民耕牛煮食后抛弃的牛骨头等杂物,大都是在东鸡冠山北堡垒挖掘出来的东西。
在影视展厅循环播放专题片《日俄战争在旅顺》,虽然专题片只有短短的15分钟,却讲述了旅顺口一个世纪的故事。旅顺百年风云令游客震撼、深思,国家衰弱注定要受制于人,只有坚定不移走富国强民之路,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位来自云南的游客在留言薄上这样写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每一位炎黄子孙铭记这段历史吧!”
战争硝烟已随时光散尽,如今的东鸡冠山已成风光秀美的植物园与天然氧吧。东鸡冠山的林木覆盖率高达91.14%,以黑松居多,兼有榆槐、柞树、橡树等其它树种,树龄大都在30年以上,是极具观赏性的旅游观光林带。每到春季,东鸡冠山的桃花、杏花、梨花和樱花争相怒放,姹紫嫣红,触目皆是,美不胜收,这里的槐花令人称奇。通常,槐花花色雪白,花香浓烈,而东鸡冠山的槐花却是粉红色的,花香淡雅,据《大连植物志》一书记载,东鸡冠山所栽槐树学名为“红花洋槐”,数量仅200余槐,每年的赏槐季节,总有一些中外游客专程来东鸡冠山驻足观赏。
秋风送爽的季节,东鸡冠山野菊绽放,秋风吹来,柞树叶、像树叶飘洒而落,一时间,漫山遍野洋溢着金黄,散发着秋意,当夕阳爬上树梢的时候,一抹余辉从林中树枝间穿过,映照在落叶上,山野五色斑斓,诗情画意令人沉醉。
东鸡冠山四季鲜明,气候清新,林木成荫,花草成片,是小动物和昆虫的天然乐园。早先,这里曾是狩猎爱好者的乐土。狩猎被禁止后,这里的小动物数量越来越多,锦鸡、斑鸠、杜鹃、雀、鹞鹰、山兔、刺猬经常与您擦肩而过。偶尔,狗獾从草丛中冷不丁窜出,令漫行林间的游客猝不及防。
1994年夏初的一天,东鸡冠山出现了多年不遇的蝴蝶群,一株芙蓉树忽然聚集了数百只艳丽的五彩蝶,它们时而在空中翩翩起舞,时而伫立于花叶之上。蝶恋花、景牵情,很多游客被眼前的奇观吸引,思绪彷佛也被蝶舞牵动任由飞扬……据昆虫学家分析,东鸡冠山之所以引来这么多的五彩蝶,与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东鸡冠山的美,是一种自然的美,一种情境与心境交融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