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性平均寿命已经世界第一!也就是说,她们超越了日本女性,成为全球最长寿的人群,而后者占据这个称号长达几十年。
据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已经从之前一年的86.3岁下滑到85.9岁,日本男性的平均寿命也有下滑。但是依照香港特区政府统计,2011年香港女性的平均寿命增长到86.7岁。
香港成为女性“长寿之都”,有本地专家分析,这首先得益于健全的医疗保健服务。媒体报道,在香港公立医院,求医问诊的成本大约是每天120港元,受到社会保障辅助计划照护的退休人员,在公立医院可以免费看病。专家也指出,饮食习惯相对 健康 ,保持适量运动,大部分家庭都能请得起佣人来照护老人,这些都对延长寿命有帮助。
长寿首先是件好事,借着长寿,人们拥有更多颐养天年的机会;但“长寿之都”一经传出,香港人却想到了更多,长寿并不一定意味幸福,最理想的状态是有质量的长寿。
有人指出,香港有1/3的老人处于贫穷状态,每月派给老人的“生果金”入不敷出;也有人批评,高 房价 正迫使越来越多的香港老人挤在憋闷的“笼屋”里。
医疗保健服务也有改善的空间。医疗成本不断上升,香港人却越来越老,香港85岁或以上的女性人口由2010年的7.97万人增至2011年的8.47万人;男性也由3.78万人升至4.07万人。倘若不适时做出调整,未来的医疗保健系统能否永远像今天这样有效运行?另外,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会对老年人群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些都是需要香港思索的现实问题。在生活节奏紧张、空气质量时常受到抱怨的香港,人们更应该紧盯的,是长寿的质量,而不是数字。(王 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