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马陵山
2012-4-16 15:22:33
访问量:2892440
司吾清晓
在马陵山风景区峰山公园南二公里处,属地貌景观,因清晨的曙辉早早光临此处而得名。系明清时期宿迁八景之一。明代诗人徐维超、何九州分别作有《司吾清晓》记入史料。现有司吾清晓楼,供游人小憩。
峰山公园
一九五八年建,陈毅元帅欣然为之题字:峰山公园宿东青年跃进林。
一九八七年五月,原宿北大战司令部参谋长陈士榘偕夫人故地重游,看了这里的变化后作诗一首:一别四十载,满目天地新,挥戈鱼得水,新沂人更新。
三仙洞
因传洞的石壁中有蟹、蛇、蛤蟆聚居而得名,是马陵山风景区的精华之一。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于康熙九年,游马陵山三仙洞,作《三仙》收入《聊斋志异》。
三仙湖
峰山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风景秀丽,湖边花木丛生,异石林立,水波荡漾,是游人赏景划船的好去处。
七真岩洞
在三仙洞左侧,洞中镌有七真人像,且洞中有珍珠泉与七真为伴,泉水迸溅如珠,长年不歇,更增加了七真岩洞的神秘。
龙泉夜雨
因山泉流之不绝,夜临之后万物籁静时,听之好似淅沥雨声,别有一番情趣,系古时宿迁八景之一。明朝诗人徐维超、何九洲、吴隐等作诗赞美。
观音殿
在峰山公园内。原名龙泉寺,建于1314年,毁于日伪时期,解放后重建。
宿北大战纪念碑亭
1995年为纪念宿北大战而建,碑文由张震将军所书。1946年12月宿北大战前沿指挥所设在三仙洞内。此战役歼敌2万1千人,对扭转战局,为全国解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次战役的主要指挥者:陈毅司令员,粟裕、张云逸副司令员,陈士榘参谋长,唐亮政治部主任。宿北大战告捷后陈毅司令员赋诗一首:敌到运河区,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
老虎窝
是风景区的一个景点,老虎窝谷深涧幽,泉水清澈。相传远古时期马陵山上有大象、老虎等动物出没。在沭河滩发现距今10万年前的象牙化石,也许能证实这一点。
禅堂寺
位于五华顶西麓,建于明成化十年,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七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地势优静,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江苏的佛教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素有“南京到北京,禅堂半边僧”之说。
黄巢关
距五华顶北两公里处,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转战马陵山时所设的关口。
仙人洞
也叫清凉洞。全长800余米,洞中有水井、观音阁。
大龙沟
五华顶北侧。这里沟深涧曲,瀑布跌宕。
落钱汪
据说300年前外地一和尚来到龙泉庵(五花顶东侧),与主持相处融洽,登五华顶闲游时,该僧意欲在此建庙以宏扬佛法,主持欣然允诺,甘愿奉赠,和尚不受,坚持价购,哪怕一文。主持即允一文钱将此山买断,接钱后随手丢入山边池塘,后人称此汪为落钱汪。
望山望海楼
孔望山上有一座高大的石峰,其石峰巨石错叠,形如石楼。据传孔子周游列国出访郯国时,曾与郯国国君郯子到此登楼望海观看日出,后称之为孔望山望海楼。
历代诗人前往游览均有诗文载入史志。清乾隆年间太戊辰科进士王恒到此游览,赋《海楼云影》一首:山峰削壁壁成楼,楼势穿云最上头。人去海天波渺渺,山街人影日悠悠。烟明九点乾坤静,翠挹三山晓夜浮。似为餮霞凌绝顶,乘风疑是在瀛州。
马陵道古战场
公元前341年春秋战国时期魏齐马陵之战古战场。1992年在临沂召开的海峡两岸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研讨会,使魏齐马陵之战在郯城马陵山之说,在史学界取得共识。马陵道南起孙家塘,北到九道湾,全程达40余公里。
马陵道分山顶道、山涧道、河谷道,道旁与马陵之战有关的地名、村名很多。如:马场,相传是喂养战马的地方;古寨,为驻扎军队的地方。在这里曾出土许多战国时期的兵器,有铜戈、铜矛、铜剑、铜簇等。在当地有关魏齐马陵之战,孙膑和庞涓打仗的传说故事流传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