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环葡韵、大三巴、妈祖阁,历史遗迹中的澳门(之一)
2012-4-16 15:25:46
访问量:2882374
端午节前往澳门的时候,和国内大多数参加港澳游,但不怎么事先做功课的游人一样,想当然地认为除了大三巴之类的遗迹,澳门只剩下赌场可以逛逛了。从这个角度看,澳门可以称之为“文化沙漠”。博彩业也许是这片弹丸之地的最好归宿了。好在自己并不喜欢赌,也不会!但脚头却很野,虽然短短两三天功夫,澳门三岛还是去了不少地方。去过之后才知道,感觉别人浅薄的人往往自己才真的浅薄。。。
每一个从小渔村发展而来的现代都市,都有着类似可寻的历史轨迹。从这个意义上,妈祖阁、龙环葡韵和大三巴一带的景区,很自然地构成了澳门历史演变的特征。妈祖阁是渔民文化的象征,至今如此;龙环葡韵,这个位于凼仔岛海边的葡式小屋,代表了早年葡萄牙殖民者的生活;而大三巴一带,则是外来宗教活动的遗迹。尽管我没有遵循这样的主线和顺序去寻找澳门的景点,但这么理解,离澳门历史演变的真实和坎坷也相去不远了。。。
暂时还是按照自己的足迹,过一遍这些令人难忘的景区吧。
一、龙环葡韵、官也街
龙环葡韵,被称为住宅式博物馆,也算是澳门氹仔岛上的传统景点,但其知名度并不高。本想安排在到达后第二天去过威尼斯人以后再前往那里的。由于那天到达澳门机场较早,走出版候机楼的时候正好看到威尼斯人的接送大巴,毫不犹豫地上去了。好在龙环博物馆离威尼斯人并不远,中间隔条不大不小的内海。逛完威尼斯人以后,远远地望见几幢步行走到那里。
“龙环”是氹仔的旧称,“葡韵”大概指葡萄牙风格吧,名称确实非常形象。这批房屋是早年葡萄牙官员在离岛的官邸,可能也有部分是普通葡萄人的居所吧。改建成博物馆以后,成为体现当年葡萄牙殖民史的经典缩影。
虽说离威尼斯人不远,真的走起来也真够受的。一路上看看海边的风景吧。看的出来,内海这一圈满是绿色,还不时掠过择食而来的海鸥。(可能拍得不够清晰。。)
到了那里,站在海边大马路一眼望去,缀满荷花的内海之外,对面正是刚才路过的威尼斯人和比邻的新濠天地一同构成的赌城。
淡雅而幽静之地,行人稀少
记得离开龙环住宅式博物馆以后,走过一段幽长而起伏的石头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人头攒动的小广场,周围围着一圈当地特色的食品店或是小饭店,仔细一问,便是氹仔市镇有口截皆碑的官也街了。热闹归热闹,也就是一条美食街而已。唯一印象较深的地方,是一家门口大声吆喝叫卖的店家,称为“钜记”手信店。后来才知道澳门当地的知名连锁店,经常引得名人光顾。店内最醒目的位置,墙上挂着温总理来访的照片。呵呵。。。
二、大三巴、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博物馆)
1.玫瑰圣母堂、大三巴遗址
从新马路走进议事亭前地的景区,一路上,除了鳞次栉比的商店,位置显眼的是这所玫瑰圣母堂了。内外看来,历史还算悠久,安宁而精致,是个传教的好场所。
曲曲弯弯的狭窄巷道走了好一会儿,接下来,应该看见大三巴了吧?
正逢端午节前,传统的舞狮表演又开始了。真没想到,大三巴是这么热烈欢迎我们的!呵呵。
大三巴的背面是什么样的? 那次看到了真面目,确实象是真实的大火后的遗址。
大三巴遗址的西侧,记得是哪吒庙;而其东侧,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变到了澳门博物馆了。澳门博物馆就坐落在旧城墙所在的小山坡上,那里还保存着几坐旧式火炮。站在大炮台所在旧城墙上,几乎可以俯瞰整个澳门半岛旧城区。
2. 旧城墙(博物馆、大炮台、旧城墙遗址)上看到的澳门全景
可能那会儿游走的时候天气也不怎么好吧。天阴沉下来了,遮蔽了耀眼的阳光。站在大炮台边上对澳门半岛的城区一览无余,一边是破旧而拥挤的居民区,一边是伴随着现代化高楼大厦的略有些阴暗、但依旧闪亮的博彩业新城区面对新旧交替并存的这一切,沧桑感不禁油然而生。。。
孩子依然那么有趣。镜头里炮台的位置也是很有趣。
三、妈祖阁、海事博物馆
第二天又是晴朗的好天气。我们按原来的计划,前往澳门城区西南侧靠海的妈祖阁。妈祖文化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渔民文化的象征。有意思的地方,是澳门政府也将海事博物馆设在妈祖庙旁边。两者相邻,可以解释为澳门从大陆南端不起眼的小渔村如何发展起来的。
来了段互动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