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掘传统历史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淇滨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现面向社会动员符合非遗项目申报条件的积极申报。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范围主要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口头文学)。
(二)传统表演艺术。包括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杂技等。
(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宇宙和社会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包括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业、生态环境、养生医疗等。
(五)传统手工艺术和技能。包括制造(含酿造、铸造、烧制、食品烹饪等)、建筑、织染、印刷等。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四)体现文化多样性和中华民族创造力。
(五)具有鲜明特色, 在一定群体中或者地域范围内传承、活态存在,在区内有较大影响。
请有意向申报的单位、个人于2024年4月以前将申报材料(详见附件)报送至淇滨区湘江路与衡山路交叉口向西150米路南淇滨区文化和旅游局503室),凡不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材料不合格、超时申报的,概不受理。
本批次将重点挖掘一批美食类非遗项目,请符合条件的积极申报。
特此通知。
联系人:王伊然 电话:0392-3356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