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竟有这么多的“非遗”项目,来这旅行必不可错过
2022-9-1 14:22:38 来源:自驾车旅游联盟网
访问量:691910
巍峨绵延的祁连山亘古通今
串联起了雪域高原之上
一代又一代原始部落的人文记忆
世代依山而居的祁连人
也在年年岁岁的交替中
积淀出深厚绵长的非遗文化

何自鞍 摄
时代变迁,代代相传的古老承接
这些繁复精细的技艺
或许也曾短暂的失去光芒
诸多技艺相继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当下能展现在游客面前的非遗技术
已经弥足珍贵,无价可估

郭米则柔 赵剑 摄
目前,祁连县非遗资源多元
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
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
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
体育杂技等多个门类

丁平 摄
阿柔逗曲、郭米则柔、婚俗
绚烂的非遗文化成为祁连
人文底色中最有价值的精华所在
如果你来到祁连旅行
那一定不要错过这份非遗盛宴

逗曲,藏语称“勒希合”
如夜空的闪烁的星辰
阿柔逗曲也填补了
阿柔部落270多年的人文底色
以互相表达感情和交流思想
到以智斗智、论辩万事万物
为乐趣的愉快表演形式
自由的节拍和严密有序的律动
构成悠扬辽阔、舒展豪放的音乐形象
尽展自由奔放的草原民歌特点

蔡征 摄
在题材内容上
阿柔逗曲赞美山河、讴歌英雄
感怀情思、传承民族习俗
包罗万象,无所不唱
逗曲以对唱为主要演唱形式
在祁连重要节日上出现
并遵循着严谨严格的
演唱顺序或规律来进行

逗曲演唱依次为
祭祖赞颂之歌《道勒》
赞美万物之歌《勒卡姆嚓日》
争辩技艺、以智斗智之歌《勒希合》
引入理论问答或统称谜歌的《勒世巴》
最后唱互道祝福的
吉祥歌《勒扎西》等五道程序
唱词见景生情,内容极其广泛
能够处处表现“阿柔逗曲”
独有的艺术风格
则柔,藏语音译,意为“玩耍”
以扎麻什乡郭米村为中心流行
则柔歌舞相偕,说唱结合
一般在逢年过节、婚礼
藏族姑娘戴头(即姑娘举行成人礼)
和大型群众聚会等场合举行
作为仪式性、表演性、自娱性
相结合的祁连民间舞蹈
男女老少,都可一同表演

以歌传意、辅助比拟性动作为特点
则柔动作中圆、稳、柔、颤
是主要韵律,优雅秀美
慢中有柔,柔中带颤
先唱一声“阿则”起句领唱后
众人旅随之放声相合
配合生产生活、自然鸟兽等
农耕舞蹈程式开始表演

藏族人民将牛羊头骨
制作图腾信仰祭祀的供品
放在嘛呢堆、高山顶
敖包上或是房屋门顶
表示对它们的感恩和祭奠
将牛头饰品挂在树上或堆放在山垭口
河谷等地,作为圣物辟邪、降妖

牛羊头装饰加工技艺精细讲究
继承延续先祖仪轨
选形状大小合适、犄角粗细
对称的牛、羊头骨用金银装饰
镶嵌各种珠宝或孔雕
镂雕、彩绘来精心修饰
牛饰表现历经沧桑、浩气荡然
胸怀博大的藏族精神
羊饰展示出腼腆温和的好客性格

在经过反复考究的工艺加工后
还需举行严格的佛教礼仪
或佛事活动为图腾首饰
诵经符咒后作为圣物供奉
祈福吉祥如意,安居乐业
牛羊成群,五谷满仓


藏区婚嫁中说亲或提亲
是整个婚姻缔结过程中
一个带有程式化的仪礼
招婿中提亲人由女方家亲朋中
或村中有较高威望的人担当
喇嘛或高僧卜卦选择吉日举行

藏族婚俗 雷生云 摄
最具特点的属送礼
父母随自家的条件配嫁妆
条件好的一般配送羊100多只
牛几十头,马一匹(马鞍全套)
再加上亲戚朋友送的祝婚礼物
和穿戴(包括皮袄、霍衫等)

雷生云 摄
女婿招进后担当养家糊口的责任
女方家人也会将手中权力全部
交给女婿,视为亲生儿子
所以在祁连阿柔招女婿
就如娶媳妇一样无需羞惭

雷生云 摄